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如何在人潮中寻找自我,如何在逼仄的现实中维持理想空间……人在一场场矛盾和求索中突破。名利仅是实现目标的一种表象,更深的还是内心的呼唤,在有限的时空中以某种形式被记住。
南风起,梅雨落,茂密的梧桐在阳光下更显清爽。帷幔般绿荫下,林芯拾起一片绿叶,感受着自然的新生。亘古不变的四季更迭中,是永不停止的焕然活力。
林芯居住的街道,两旁尽是高大茂密的梧桐
在林芯的沪漂日记里写着:生在和平发展的年代,能够追求自由人生是如此幸运。行路未到半程,前方依然充满未知和希望,年龄、地域、性别从来不是停下来的理由,怀抱热爱才能走得更远。
每一步,为了下一步
一转眼,林芯在沪已经五年。她来自中部一座小镇,当年苦读考大学到上海,便决定在此生活下去。在这个被称为“魔都”的地方,金融风云变幻、文化丰富多元、创新活力迸发,就业、收入、医保、教育等民生建设遥遥领先,这独特魅力的背后有着炼炉般的挑战,多少人为之奉献也从中获取。
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入这里,林芯在人潮中如此普遍,但是并不普通,因为她清楚自己想追求的东西,除了那些能够维持自由的物质外,还有人生中阅历、自我价值的寻找和实现。穿行小镇与都市、现实与理想、漂泊与自由之中,她早已褪去稚气,在时间的打磨中日渐独立自强。
她有时也会回想这一路的经历,感叹自己的幸运——通过读书走出小镇,开明的家人给予自由,没有催婚催回老家,而女性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展现自我的平台数不胜数,何不继续努力拼搏奋斗,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姐姐,餐馆赚钱了。”打来微信视频的是林芯在老家省会城市创业开餐饮店的弟弟林淼,他带来了疫情后生意由亏转盈的好消息。选择创业是林淼的想法,也符合他爱折腾的个性,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满足感。疫情冲击下,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6.6%。毫无例外,林淼的生意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账上的数字由黑转红。店面费、储备食材过期损失、销售额惨淡......林淼陷入了困境,难道要关店宣告创业失败吗?
勇气和选择在困境时更显重要,林淼认为还没有到停下来的时候。他通过做调查应对市场的突变,开始探索“新模式”——缩小堂食比例,增加外卖、外带销售渠道比重,相应调整改善产品、营销、服务,甚至尝试直播进行宣传。同时,林淼像其他餐饮营运者一样,享受着国家对餐饮业复工复产的扶持,包括减免房租、减税降费、鼓励发展外卖业务等。
疫情之后,餐饮业通过增加线上售卖比例逐渐复苏
东方不亮西方亮,线上外卖销售额攀升,去年下半年餐馆生意好转。直至今年5月,总营收终于弥补了之前的亏损,并重回盈利状态。生意的企稳让林淼信心倍增,他感慨着坚持并非消极的,而是在坚持中积极应变。下一步,他筹划着打响品牌影响力,摸索出熟悉的运营模式,时机成熟可以尝试开分店。
除了在线餐饮,电商行业近年来同样发展迅速,更在疫情下加速奔跑。林芯的表哥陈飞一直在做电商生意,成家立业后举家来到义乌,今年初买下心仪的新车,计划在义乌买房。就这么看似普通的“成功”,背后也有着一个小镇青年“上迁”故事,这是属于每一个陈飞的人生路程。
本可在小镇做教师,陈飞认为固然好,但社会正在迅速发展,出去闯一闯更合适自己。林芯还记得,多年前的那个表哥是“不顺利”的,账户里的钱尚未取出,货物挤满出租屋,几天不出门、胡子拉碴地吃泡面,就在那儿研究选品、营销、卖货、打包......“生活五味陈杂,辛勤耕耘也享受收获。”陈飞曾告诉林芯,时代机遇在前,为何不跨出脚步向前冲。
经历数年的摸索与实践,陈飞对电商的“那些事”基本了然于心。就像在疫情下抓住直播窗口,销售额大涨,多少次这样的正向反馈,不断坚定自信。从毕业学生到电商老板,从落魄单身汉到丈夫父亲,陈飞走了自己选择的路,为了自己和家人,脚步是不会停下来的。前方或许仍有泥泞与荆棘,但信念能带来转机。
不设限,便无限
梧桐叶繁多,却没有一样的叶子。世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人生真谛,不断设立新目标,追逐、接近、超越。
在世俗的定义中,70后张鹏早已实现财务自由,但是他对工作和人生依然充满热情,对年轻的世界充满好奇。在一次创业沙龙交流会上,张鹏告诉林芯,财务自由了并不意味着可以停下来。
成长于物质匮乏时代,张鹏乘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列车,为自己的人生按下快键,个人命运与国运一同昌盛,在金融市场中“沉浮”,积累下物质财富和丰厚阅历,实打实成为“富一代”。张鹏说,财富也是需要“承受住的”,暴富大多容易“失去自我”。正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守财”也是需要实力的。
“实话说,我一度很是迷茫。”张鹏想了很久才明白,生而为人要有使命感。作为高净值金融人士,不便转向实业创业,但是可以发挥金融为实体经济赋能的作用。张鹏积极投身于“硬科技”投资,保持对新领域的好奇,在实现自我收益的同时为国家建设效力。
怀揣创业梦的青年们跃跃欲试着
与此同时,张鹏也是一位慈善人士,与朋友共创基金会,为山区老家发展献力,让大山的孩子走出来、往前走、继续冲。他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穷”,寒冷与饥饿的感受切肤之深。感恩时代机遇,他至少不再为吃穿住行“犯愁”,但这不是终点,张鹏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助力社会发展,回馈大山老家。
人生就像是爬山,张鹏选择继续前行,因为渴望新的视野。其实,只要前方还有路,为何要止步?这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张鹏的故事让林芯陷入沉思,她想起自己的导师杨教授,也是自己的“女神”级榜样,这是一位典型的职业女性知识分子,时光长河中,杨教授变得坚定而温柔。
刚退休不久,杨教授摇身成为一所知名大学的特聘教授,她谦虚表示“闲不住,发挥余热”。作为成为国家强盛的见证者和建设者,她在滚滚向前的时代中不断提升自我,始终关注民生社会,建言献策,不吝将自己毕生所知教授与人。
“不论是性别,还是年龄,都不是停下来的理由。”杨教授意味深长地表示,但是扮演好各种角色都是需要智慧,争强好胜、保持好奇心、活到老学到老。
步履向前,“还不是停下来的时候”
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如何在人潮中寻找自我,如何在逼仄的现实中维持理想空间……人在一场场矛盾和求索中突破。名利仅是实现目标的一种表象,更深的还是内心的呼唤,在有限的时空中以某种形式被记住。
站在2021年这个重要历史交汇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吃穿住行”等关系民生的建设充满希冀,国人对美好生活向往更加坚定而自信。我们就像是在一条高速上疾行,各车性能不同、速度不一,但别忘记,这条高速就是国家建设的基础和底气。你我他,国与家,都是紧密联系的命运共同体。
夜降华灯亮,黄浦江上船只缓行,江水一如既往的深沉,聆听收纳时代新故事,愈加充满时代厚重感。江畔车鸣下偶能听蛙声,窗外江景如许。林芯最近在追电视剧《觉醒年代》,鲁迅在下笔大著狂人日记,李大钊还在愤慨演讲,毛泽东正在北大吃小米辣看书,北大学生正在“五四运动”......
一百多年过去,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变的是家国共存共生关系,国与家紧紧相依。不论是林芯自己,还是弟弟林淼、表哥陈飞、“被人羡慕”的张鹏、独立睿智的杨教授,个人命运始终与国家命运捆绑相融,实现个人价值离不开国家强大建设的后盾,也为更加强大奉献个人力量。
每个时代有不同的历史使命。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还有下一个新的目标,就业、教育、住房、养老、医保......民生建设之路还有很长,吃饱饭更要吃好饭,好好生活更要更好生活。
国家惠民政策不断,金融机构为企业赋能,促进民生建设稳步发展。江畔民生银行在改革开放旗帜下成长,如今已有25年历史,“不忘初心,与民共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2005年民生银行信用卡诞生,至今已成立16周年。
16年来,民生银行信用卡始终围绕民生大众,承担起“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品牌使命。为数万家庭提供支付便利,民生信用卡解决生活所需,覆盖民生“吃穿住行”各方面。打通线上线下便利生活,全民生活App开放近千项缴费业务,覆盖全国160多座城市。认真生活的人最可爱,民生信用卡餐饮特惠覆盖全国上万家餐厅,提供低至5折美食优惠,促进国内消费。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深入贯彻党中央“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民生银行反哺社会,以“电商扶贫”助力贫困县,为深度贫困地区累计捐款超1.5亿元。教育强国,振兴农村,民生信用卡连续12年捐助翠竹希望小学,帮助留守儿童实现梦想,为“成为全村的希望”圆梦。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国家富强,人民安乐。未来或有未知,但民生信用卡坚信明天更美好,勇敢向前永不止步,在国民共同建设的这条康庄大道上,与每个不停步的国人前行,为万家灯火共享生活滋味。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