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严敏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吃得也好,那么杭州市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有哪些变化?
本周是我国第七个“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是“合理膳食,营养惠万家”。同时,5月20日也是我国第32个“中国学生营养日”,昨天,杭州市卫健委联合杭州市教育局等举行中国学生营养日暨杭州市创建食品安全国家示范城市的主题活动,现场公布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结果。与往年相比,我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营养不良等问题未见明显改观。
根据杭州市2020年度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总体发生率为8.1%,超重率13.1%,肥胖率10%。此外,在监测点学校的监测发现,学生贫血率总体为5.4%。
许多家长会诧异,杭州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为什么孩子还会出现营养不良和贫血?
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所长朱冰说,出现这种现象,与几方面原因有关:
“我们在监测中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孩子大多喜欢吃零食,不爱吃主食,荤菜吃得多,蔬菜吃得少,可能导致一些关键营养素的缺乏。”对于超重和肥胖的孩子,朱冰分析,主要与孩子过多摄入油炸食品、含糖饮料等高能量食物,及运动总量少、静态时间多等因素有关。
“一看孩子肥胖,就刻意要求节食,或一看营养不良,就让孩子大吃特吃,这些方式都不可取。”朱冰说,一日三餐对于孩子都很重要,不能养成“早餐不吃,晚餐拼命吃”的习惯,以免营养过剩。
作为营养专家,朱冰建议早餐的品种可以多样一些,中西搭配,尽量每周不重样。“比如很多人爱吃油条,可以一周吃一次,其他时间吃些杂粮粥配肉松或蔬菜,或是牛奶加鸡蛋等。家庭餐桌上,别让高盐、高油、高糖、高脂的食物当主角,日常可以吃些不同颜色的蔬菜,保证营养均衡。”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提供营养午餐,为提升营养质量,杭州市卫健部门也联合教育等在全省率先制订营养指导工作方案,2020年共培训并聘任营养指导员1784人。“我们要求所有学校均配备营养指导员,在他们的指导下调整和改善营养餐要,减少油炸食品,增加蔬菜水果等。”
孩子喜欢吃零食怎么办?朱冰建议别一味禁止。可以吃些水果、牛奶、坚果等健康零食,避免饿肚子,尽可能少吃薯片、碳酸饮料、辣条等高热量零食。此外,要保证孩子每天累计进行不少于6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鼓励他们参与家务劳动。
“中小学生的饮食健康要牢记‘52110’口诀。”朱冰支招,每天吃5个拳头大小的蔬菜和水果;每天使用电脑、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每天进行1个小时以上中等或高强度运动;每天吃肉不超过1个手掌大小;不喝含糖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