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的生活与健康报关注我们
29岁的晓霞(化名)在牛年里,好像化身了一只水牛,一天的饮水量相当于十几瓶矿泉水,然而喝再多的水也止不住口渴,喝进去的水好像能马上变成尿,一天跑近20趟厕所。多饮多尿,身边人都说她可能得了糖尿病,但去医院一查血糖,没有任何问题。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排除尿崩症。
· 一天喝十几瓶水 上近20趟厕所 ·
“不好意思啊,我得去趟厕所。”晓霞开了家美甲店,最近店里生意爆棚,晓霞作为老板娘都亲自给顾客做起了美甲。做一套美甲大概一个小时,其间晓霞就跑了四五趟厕所,每次回来还得喝下一大杯水。
“老板娘,你是不是最近说话说太多了,这么口渴啊。”店里12升一桶的矿泉水平时供店里顾客和店员们能喝一星期左右,自从晓霞频繁跑厕所和爱喝水后,12升只够晓霞喝两天。
“老板娘,你是不是有糖尿病啊?”店里的一位常客大学生,看到老板娘刚坐下就要跑厕所的行为,不禁想到自己外婆,正是因为多饮多尿才在医院确诊为糖尿病。
听到女大学生的科普,晓霞觉得跟自己的症状很相符,决定等忙完就去医院看看。
· 原来是体内缺了这种激素 ·
“医生,我是不是得了糖尿病?”晓霞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得到了否定答案,主治医师钱国锋告诉她,经检查,她的血糖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还是建议您住院做进一步检查。”钱国锋说,正常人每天24小时的排尿量为1500~2000毫升,而晓霞一天的排尿量达到近5000毫升,有必要做进一步检查排查下是不是尿崩症。
尿崩症(DI)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精氨酸加压素(A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不同程度的缺乏,或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AVP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尿崩症的临床症状为多尿、烦渴、低比重尿或低渗尿。如果没有及时重视治疗,长此以往,可能会出现肾积水等并发症。
“我们需要对您做一个禁水加压试验。”钱国锋表示,正常人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禁水后排出的尿液是会被浓缩的,换而言之,就是尿液会很黄。晓霞的试验结果却与正常人不同,禁水后排出的尿液还是很清,而且皮下注射加压素后尿量减少,尿色变深,这说明她体内缺乏一种激素——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我们可以通俗地认为,这个激素是参与调整尿液比例的重要“工程师”,一旦缺乏这个激素,人体的水分就会以尿液的形式流失,从而造成人体缺水。
为此,晓霞被确诊为尿崩症,但晓霞为什么会得了尿崩症呢?
内分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沈建国主任医师表示,尿崩症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中枢性尿崩症,另一种则是肾性尿崩症。晓霞注射加压素后,尿量减少,尿比重增加,提示体内加压素缺乏,所以诊断为中枢性尿崩症。
通过垂体磁共振平扫和增强检查,晓霞的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这意味着垂体抗利尿激素缺乏,证实了上面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至于什么原因导致晓霞怎么就突发性失去了这个功能,沈建国表示,像晓霞这种突发性的发病机制至今不明,有些患者是由于经过开颅手术或者发生过颅内感染,可能会造成这种后遗症。“虽然发病机制不明,但可以通过代替性药物治疗。”
目前,晓霞通过药物补充抗利尿激素,已经改善了尿频、多饮的症状。
· 尿液清亮透明就一定好吗 ·
尿液可以为我们带走了身体里的毒素,可以说是我们体内的“清道夫”。正常人的尿液颜色应为淡黄色、透明的状态。那是不是尿液越清透,说明人体更健康?
沈建国表示,如果小便次数异常增加,尿液量也随之增加,并且尿液呈无色、透明,且出现多日没有改善,那很有可能是尿崩症了。如果尿崩症患者没有确诊或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因为长期多尿引起膀胱、输尿管和肾盂扩张症状,进而会影响人的肾脏功能。
“由于尿崩症症状与糖尿病症状相似,出现症状需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确诊区别。”沈建国提醒,尿崩症虽然在临床上不如糖尿病高发多见,患者不可自行判断服用,如果不及时甄别治疗尿崩症,则会引发其他后遗症。
(陈小卿 金丽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