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凑合一下就行了
你都三十岁了要求别那么高
学会降低标准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
可是
降低标准不就等于否定过去的自己吗?
够了别再劝我降低标准了
“在他们眼里,我真的就只配这样了吗?”
比如说,我月薪好几万的朋友,被介绍了一个工作稳定薪资稳定的月入三千的男人,还被说你是打工的不体面也不稳定,人家是国家养着的比较光荣;
再比如说,我快30岁的朋友,最近爸妈开始对她说,其实我们觉得你找个离过婚的也挺好,不强求头婚了,二婚更会照顾人,也更懂得家庭的珍贵,知道疼人;
还有就是,我颜控的朋友,自己也很好看,自从25岁之后,所有人都在对她说,帅又不能当饭吃,你不要对别人要求太高,再过几年你就完全失去竞争力了。
真是离谱,都说别人给你介绍什么样的,就意味着在她们心里你值得什么样的,让我不禁开始思考:
难道自由职业,就是“不靠谱”工作吗?
难道年龄大了,就得“降低标准”吗?
难道一过三十,就得“放弃追求爱情”吗?
我觉得不是,也不应该是,恋爱从来不是一场条件匹配的博弈,更不是婚恋市场上莫名其妙的鄙视链,或者是他人眼中年纪到了就要认清现实的规劝。
恋爱应该是美好的,进步的,成长的,舒适的,喜欢的,热爱的,钟情的,唯一的,听从内心的,不轻易妥协的存在。
就像金莎在女儿们的恋爱中说的一样:降低标准等于否定过去。
如果我们轻易的妥协,不就意味着,在对自己认输,在对生活服软吗,我们可以接受一段从“差不多”开始的恋爱,但永远不能接受一段从“差很多”开始的婚姻。
这些问题都很难回答上来,但是那天晚上,我在酒店的房间,看了一部很应景的电影《BJ单身日记》,有一句话,可能是答案,那就是:
我仍在寻找,那个非凡的人儿。
30多岁的Bridget单身,微胖,抽烟酗酒,说话不经过大脑,工作也经常浑水摸鱼,每年回家的时候,都会被妈妈介绍各种奇怪的男人,听起来这一切都还蛮糟糕的。
于是在新的一年,她决定改变自己,减肥戒烟戒酒,以免自己成为一个老肥婆孤独的死掉,也是在这一年,她身边的完美男人——她的上司Daniel,开始用邮件和她调情,他们的感情发展的很快,一切都完美的刚刚好,直到她发现,这个男人身边还有另外一个女人。
于是她跳槽,分手,拼命的想要改变自己,顺便忘记Daniel。
在一切慢慢步入正轨,也有另一个男人对她说“我喜欢你现在的样子”的时候,Daniel又出现了。
他说,我忘不了你。
他说,另外一个女人把我三振出局了。
他还说,如果和你都成不了,和别人也不行。
但是Bridget在一开始的感动之后,还是拒绝了Daniel,转身离开了,因为就像他说的,我们都到了在寻找承诺的年纪,所以更在意感情的质量,我们想要的都是能让我们感觉到非凡的人,而不是随便的凑活或者一时的欢愉。
而Daniel,不是那个非凡的人。
很多人喜欢看这部电影,是觉得它让我们还能对爱情抱有美好的幻想,哪怕你有一切的缺点,屁股很大,讲话愚蠢,糟糕透顶,也会有人爱你,爱你本来的样子,并且愿意为你付出很多很多。
老实说,参加各种婚礼,我能感受到的有一些是无趣和麻烦。
没有人在意是否相爱,一切都是为了走形式和让父母满意,很少有人会让我感受到爱情的存在。
一想到要去筹划未来的生活,第一个进入我脑子里的就是房子车子孩子,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一堆的麻烦事情。
我知道,如果是真的喜欢彼此,那这份麻烦会成为甜蜜的负担,但这的确让人觉得很丧气。
为什么一定要有这些?为什么要降低标准,不能找自己喜欢的?为什么年龄到了就一定得按部就班进入婚姻?
所以我常对朋友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和一个人进入婚姻,那一定是爱惨了对方吧,因为如果不是,现场大概会很僵硬。
但可惜的是,这个人还没有出现。
对我来说,长大后的温和就是,我只对我自己保持“戾气”和“执念”,但对别人的生活和选择保留态度。
所以即使我觉得到了年龄就得结婚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我也希望我所有选择结婚的朋友,都可以拥有这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幸福和快乐,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
而我,还可以再等等,再多等一等。
对爱情抱有理想主义的等下去,也许想要的那个人,真的会出现呢?别再劝我降低标准了。一辈子太长了,遇见错的人比孤独更可怕。
你们和我
和「一个人Alone」
一直都在相互陪伴着见证彼此的成长
因为我们有彼此
所以我们都不是一个人
晚婚唱
我从来不想独身
却有预感晚婚
我在等
世上唯一契合灵魂
好的爱情
终归需要等一等
你在等着谁呢?
我等的狗你在多远的未来
晚安
【愿你成为一个发光的人】
微博:@一个人Alone一姐
投稿:yigerenalone@126.com
一个人,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
愿每个点赞的人能遇到发光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