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能源乘用车总体走势
1.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月度走势
未来新能源车难以出现单边大幅上扬局面,月度间波动增长特征逐步体现。
2.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总体走势
近期新能源年度走势规律改变。今年3月环比1月增长较大,新能源车市走强特征明显。3.3月新能源车零售环比走强
20年末疫情带来的私人出行需求较强,尤其是上海等地的限购前的需求火爆,今年的私人新能源消费有了新的增强动力。担心限购城市的新能源车销量可持续性较差,年初的高零售也是不可持续的,但目前拉升的意义很大。4.乘用车市场动力结构
在总体乘用车市场内部,各动力类型走势差异较大,3月各类车型情况:
传统车走势环比拉升较大;
纯电动的环比走强明显,疫情后恢复的较常规车型表现突出;
混合动力车型的走势最为平稳;
插混车型的近几个月波动小,3月的回落幅度也较小。
自主品牌20.5%;
豪华车15%;
主流合资品牌率仅有1.3%。
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结构分析
1.新能源车的自主和新势力表现走弱
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表现相对较强,相对于2019年自主品牌占新能源车87%的份额,20年传统自主下降到64%的份额,而21年3月的份额60%,较前期份额仍在下滑;
主流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份额达到4%,表现仍相对稍差;
外资品牌新能源车,特斯拉又回到22%的份额,表现改善;
纯电动车的新势力车企逐步成为新能源市场重要参与力量,20年新势力车企的销量逐步达到14%的纯电动份额,今年3月仍保持14%。蔚来、小鹏、威马、合众、爱驰等逐步进入平稳成熟周期。
插电混动市场,自主品牌面临合资插混车型的正面竞争。由于品牌和供应链的劣势,近期自主品牌在插混市场的份额由主流优势逐步转为劣势。3月份由于豪华车回升等因素影响:
传统自主品牌份额回归到49%;
主流合资品牌插电混动占到车市份额25%;
豪华品牌下降到11%。
纯电动的批发销量16.9万辆,同比增长252.2%;
插电混动销量3.3万辆,同比增长313.3%,占比16.6%。
3.新能源车的级别-A00级大幅增长
A00级批发销量6.7万,份额达到纯电动的40%;
A级电动车占纯电动份额20%,处于近几年谷底;
B级电动车达5.2万辆,环比2月增长79%,纯电动份额31%,表现很强。
A级的插电混合动力份额有所提升,B级和C级的份额在下降之中,尤其这个月比亚迪的销量在A级市场改善。
三、新能源总体市场走势
1.新能源车新品表现
2.新能源车细分市场变化
B级电动车从去年9月开始拉动较强,21年1月超过A级市场,3月B级持续突出;
A00级纯电动车市场,去年8月以来是内资品牌第一大市场,A00级电动车从8月开始高增量,3月达到近4万台规模;
A级电动车回升较慢,疫情冲击新能源车市场——仍然是冲击在网约车和出租的需求,换购增购需求拉动B级更突出;
A0级电动车市场总体相对低迷,回暖趋势还不明显。
未来看,受政策驱动,A级纯电动车市场仍会快速增长,A0级纯电动也在改善,但近期的A00级仍是强势增长的细分市场。
3.历年逐月新能源车主力厂家销量走势
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合众、零跑等新势力车企,3月的销量同比表现也很优秀。
大集团新能源表现分化加剧,上汽、广汽表现相对较强。
主流合资品牌中,大众品牌新能源车占据56%份额。
BBA豪华车企的纯电动车全面量产,产品接受度仍待市场考验。
前期比亚迪始终是一枝独秀,近期被五菱超越。
而代步需求对微型电动车为主的五菱拉动效果突出,五菱的强力新品增量已经体现。
特斯拉总体较强,但季度内的走势波动较大,1月生产很强,出口较多,但终端走势平稳。
3月Model 3/Y增量,带动终端走强。
五菱宏光MINI等不需要补贴支持,因此市场化的拉动更强,形成环比较大的增量。
特斯拉欧洲市场销量不高,目前也需要车型驰援欧洲,估计3月也有产品调整和欧洲需求因素。
四、新能源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1. 新能源乘用车用途特征
插混的私人市场,占比也是持续提升,出租租赁的插混需求持续下降。
在非营运市场中,个人市场的占比达到87%,表现较强;单位用途持续下降到13%。乘用车的市场是波动巨大的市场,但2020年电动市场持续低迷,其中疫情影响的出租租赁市场受冲击巨大,近期改善明显。2. 区域市场的表现在逐步改善
近期中大型车市场的新能源车逐步增长,体现中高端新能源车的市场拓展效果较好。而县乡市场的新能源车也是逐步扩展。非限购的大型城市的新能源车销量走势不强。
3. 新能源城市市场的表现在逐步改善
纯电动的租租赁市场,目前表现逐步的回暖:
2019年出租租赁占纯电动车销量27%;
2020年出租租赁的占比达到15%;
2021年2月表现回归到9%左右水平。
特大城市的出租租赁车占比下降, 2018年占比82%,2019年占比56%,2020年占比下降到35%左右水平。今年限购城市的出租市场的仍是核心主力。
目前看出租租赁在大城市恢复相对较快,中小城市的增长也较快。
2月特大城市的市场份额达到了33%,大型非限购城市的市场份额达到20%,中型城市是15%,小型城市是17%,而县乡市场份额是15%。
2月份较1月份的增量,主要还是在特大城市以及小型城市和县乡市场的拉动。
从2月相对于1月份的份额看,也是春节前的小城市与县乡市场份额回升。
从主力车型的表现来看,也是体现了主力车型在大中城市的表现较强。尤其是以五菱宏光MINI为代表的增量,2月相较1月份的份额增量是县乡增长两个百分点。从特斯拉毛豆3来看,2月份的减量主要是特大城市,也就是上海的增量的贡献度下降的影响,其他地方的市场相对较好。5. 插混乘用车的区域需求
但2月相对1月的插混不强,限购城市仍是插混主力,非限购城市需求稍有萎缩。
6. 各区域市场的企业差异化很强
其中各个厂家在各地的出租市场表现也是差异较大。本地产品在本地出租市场的占有率并不一定很高,比如深圳市场,还有天津市场今年都是外地品牌表现相对优秀。
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威马汽车,表现都是很不错的。特斯拉表现相对优秀,与此同时,蔚来汽车成为纯电动车的高端市场的第2位,小鹏汽车表现也不错,而传统造车企业在私人表现的并不突出。
2018年新能源车指标相对紧张以来,2020年北京新能源车市场跟全国走势基本相近,8~12月份呈现超高增长的特征,这是补贴退坡和指标发放节奏带来的促进效果。
8. 上海新能源市场走势
2021年3月份上海的新能源车市场销量达到2.3万台,相对12月的3.2万峰值也属于高位水平,体现上海的新能源车需求被限行政策有效拉动。
五、限购城市新能源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1.限购城市摇号新能源购车需求
北京2021年小客车指标年度配额为10万个,其中普通指标额度4万个,新能源指标额度6万个。2.限购城市拍牌购车需求
北京2021年共计4万个普通指标。
个人和家庭指标额度,占年度普通小客车指标配额的95.5%,共计38200个, 个人和家庭同池摇号;
单位指标额度,占年度指标配额的4%,共计1600个;
营运小客车指标额度,占年度指标配额的0.5%,共计200个。
3. 限购城市拍牌价格
六、纯电动车市场分析
1.历年纯电动主力厂家销量走势
但北汽新能源等前期优秀企业暂时仍处调整期。疫情后的出租网约没有几个企业优秀,奇瑞吉利也是待重新调整。五菱宏光MINI开拓的市场是独特的低价新市场。2.3月纯电动主力车型批发平稳
由于北京新能源车规模受限,北京车市增长放缓。今年北京市场的需求车型主要是中大型,但还要等待5月放号。
上海新能源的拉动效果突出,上海限行也推动电动车抢购,也是中大型车为主,微型也有一定需求。
微型电动车领域,五菱一枝独秀,产品力超强,也符合入门需求。近期比亚迪汉、长城欧拉新品、奇瑞EQ新等品表现不错,尤其是新势力的私人市场开拓较好。
七、插混市场分析
1.插电混新能源车企业表现一般
由于产业链差异,插电混动动力车型的部分合资企业表现相对优秀。欧系的大众较强,华晨宝马近期插混走弱。
由于近期插混市场销量均较低,排名有一定偶然性。对于20年的走势形成较大的反差,其中宝马和大众表现相对较强,一汽丰田插混产销较低。2.插电混动主力车型批发销量下降
增程式电动车的理想ONE的表现下降较大。
近期插混出口车型走向欧洲市场的表现较好,上汽荣威等出口较多,形成欧洲高补贴对中国插混的拉动。3.上海插混新政引领中国新能源线路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这是上海“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综合体系性政策措施。
上海市新能源政策明确自2023年1月1日起,消费者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的,上海市将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长三角是中国新能源最强的产业聚集地,上海是中国最大的乘用车消费城市,也是中国新能源第一大市场,加之上海插混的市场容量大,上海新能源技术线路引导的全国行业风向标意义重大。
上海新能源鼓励政策中的插混免牌照政策,前瞻性变化是很好的过渡措施,与国家倡导的新能源车电动化的思路是基本一致的。引导消费者逐步购买电动车,也使企业有较好的时间过渡调整产品,实现从传统车向电动化的转型。
近几年上海的插混车型全国份额始终较高,2020年达到全国插混份额的22%,今年1月达到32%。
上海本地车企的插混市场表现优秀,如上汽乘用车的插混车型批量性进入欧洲市场,插混对上海车企也是很重要。
全国各厂商插混产品的目标市场基本都是以上海为核心,实现主流市场的插混增量,满足双积分的政策要求。未来国家对插混的积分支持政策是否变化也有待关注。
上海新政是重要的行业风向标,结合前期新能源线路图的纯电动2025年90%的指标设置,纯电动化核心线路应该引起车企足够重视。八、普通混动市场分析
1.混合动力企业日益集中
2021年混合动力车型,还是日系4家的表现相对较强,丰田和本田两个品牌为绝对主体。其中丰田表现优秀,一汽丰田品牌表现相对较强,综合的总量相对均衡,体现在两家的相对走势平稳。
混动车型品种随着日系新品进入,而呈现丰田与本田抱团发展市场的特色。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月度间波动很大,更多新品上市拉动混动的持续走强。2.普通混动主力车型走势平稳
日系的混合动力逐步恢复增长。丰田和本田新品都有混动车型配套推出。3月的日本地震和芯片短缺的影响不大。
本月的本田推出插混车型,这也推动A级轿车的混动竞争进一步充分。
CRV与RAV4等SUV车型的混动表现优秀,成为推动日系车市场增长的巨大推动。
奥德赛和艾力绅的混动车型也表现较强,改善了本田的MPV短板。
福特、日产和现代、起亚的混动车型基本停产,混动市场成为日益独立的车系板块。九、2021年新能源车预测销量200万辆
新能源车市场回归正常消费节奏。
2017年和2018年的新能源车市场与传统车市场走势有巨大的差异性:
新能源车市场都呈现年度内持续、单边的快速上扬的态势。
2019年,新能源车市场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特征。
到2020年的新能源车市场又呈现出疫情之后的巨大“V型”反转态势,形成了2020年下半年以来超强的走势特征。
2020年末,乘联会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统计达到20万的超强峰值。
随着2021年初新的补贴政策实施,按照历年补贴变化规律则应该是1月出现巨大的销量环比下降,但实际的环比下降幅度仅有20%,而且2月的新能源车需求仍保持高位稳定特征,这体现新能源乘用车从政策驱动到市场化拉动转换的效果良好。
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呈现高起步,环比走势好于预期,主要原因是新品的拉动。
新能源车2020年下半年高增长实际上主要是面向私人消费的新品推动效果。尤其是五菱宏光MINI、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 3以及新势力企业等很多定位精准、细分为王的新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处于价格带高低两端的新能源车型,对补贴依赖度很低,主要是市场需求拉动。
近期爆款新品,都是从家庭第二辆车和代步用车入手,体现了车市的增长进入高位平稳的增长特征。随着自主超级混动技术不断成熟,目前双限城市的中高端产品油转电用户明显增多,电动车的良好体验分流了部分中高端传统车用户。
《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21年)》正式发布
《建约车评》出品
《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21年)》产品权益包括:
- 1份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年报(2021年)
- 3份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季报(2021年Q1、Q2、Q3)
- 中国汽车科技趋势系列沙龙免费参加权益
- 受众:汽车制造商、供应商、科技企业、投资公司等企业中高层决策者
- 定位:汽车科技产业“决策者的望远镜”
- 内容:2021-2030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测;汽车产品形态、自动驾驶、数字化的趋势预测;头部企业的战略研究,不同类型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建议
- 作用:为企业决策者在战略、定位、产品、投资等领域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季报】
- 对每年Q1、Q2、Q3季度的汽车科技产业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梳理,并以季度为单位对科技趋势的预测进行动态更新。
【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沙龙】
- 《建约车评》定期为产业中高端人群举办的系列汽车科技趋沙龙,每期沙龙参与人数为30人左右。
招 聘
《建约车评》招聘内容编辑,希望与具有如下特点的你,一起打造不凡的汽车科技新媒体。1. 方向:自动驾驶、数字化、动力电池、车型产品2.人品好,三观正;3.极强的进取心;4.文字好,以写作为信仰;5.心态极度open;6. 英语好。简历请发2691378@qq.com,附上任意自己满意的作品。《建约车评》同时在招聘实习生要求:有基本文字功底、一周至少四天在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