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个人物联网丨研究季报
核心摘要:本报告长期监测物联网及其相关领域的赛道动态,基于本期2022年1-5月对家用物联网&个人物联网细分赛道的观察,主要输出以下重要结论:
政策层面各部委基于十四五规划,发布多条政策重点强调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监督管理、促进节能减排以及落地民生应用四个方面,促进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穿戴技术在消费场景的落地,推广绿色消费,打造智慧共享的新型数字生活。
资本市场层面AR/VR赛道及智能家居赛道为主要投资热点,互联网头部企业、产业链中垂类企业加速AR/VR领域布局,注资比例拉升且部分达到战略投资级别。
细分赛道层面:智能家居在全屋智能趋势明显的大背景下,部分立足于智能家居单品业务线的厂商开始构建产业生态携手合作伙伴切入全屋智能板块,根据自身企业中控体系推出相关解决方案,目前主要聚焦于场景。
细分赛道层面:AR/VR一方面,除产业链中垂类头显厂商开始迭代更新头显产品外,头部手机企业、传统光电企业逐步推出原型机乃至试产头显产品,向外界正式宣告切入该赛道。另一方面,产业链中各主体开始着手解决AR/VR产业链核心痛点——软件生态不足,软硬件迭代速度不匹配——各企业开始联合构建软硬件生态,致力于软件平台研发和应用解决方案的打造,除游戏、教育等成熟场景外,在社交、营销、培训、办公等新应用场景开始逐步配置软硬件产品,打磨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投融资数量
艾瑞观点:2022年1-5月,智能家居赛道和AR/VR赛道火热。智能家居行业投融资事件达60次,共计166亿元人民币,主要被投企业为终端硬件厂商(54起,90%)。AR/VR行业投融资事件达71次,共计129亿元人民币,其中终端智能设备投融资事件数占比33.8%,位列第一。
投融资轮次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要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一要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二要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三要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稳步构建智能高效的融合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水平。
1月27日 | 工信部,发改委《关于促进云网融合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
《通知》明确,到2025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及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建成覆盖中小城市的云网基础设施,实现千兆接入能力和云资源池覆盖超过1000个中小城市的建设目标。为此,要加快完善中小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有序布局中小城市应用基础设施,积极推动中小城市云网技术融合创新,大力培育基于云网基础设施的融合应用,和提升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支撑能力。
2月11日 | 国务院《“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规划》指出,加快数字乡村建设,要加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规范监管相关政策1月27日 | 国务院《“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
《规划》提出要加大消费品安全监管力度。要健全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加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召回管理,强化重大案件调查与召回后续监督工作,完善缺陷产品召回技术支撑体系。3月20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
《意见》提出要制定完善科技伦理规范和标准,建立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制度,提高科技伦理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科技伦理理论研究。其中,要重点制定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伦理规范、指南等,并加强这些领域的科技伦理立法研究,将重要的科技伦理规范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3月20日 |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意见》提出要完善标准和计量体系。其中,要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物联网、储能等领域标准体系。深入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推动制定智能社会治理相关标准。推动统一智能家居、安防等领域标准,探索建立智能设备标识制度。加快制定面部识别、指静脉、虹膜等智能化识别系统的全国统一标准和安全规范。4月25日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意见》提出要健全消费标准体系。其中,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标准研制,加快超高清视频、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云游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穿戴等技术标准预研,加强与相关应用标准的衔接配套。节能减排相关政策1月18日 | 发改委《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要积极推广绿色居住消费,全面促进绿色用品消费。其中,要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能环保灶具、节水马桶等节能节水产品。鼓励引导消费者更换或新购绿色节能家电、环保家具等家居产品。大力推广智能家电,通过优化开关时间、错峰启停,减少非必要耗能、参与电网调峰。1月25日 | 国务院《“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10%以上。为此,部署了十大重点工程,并提出了八个方面健全政策机制。2月10日 | 发改委,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建立绿色能源消费认证机制;鼓励全社会优先使用绿色能源和采购绿色产品及服务,公共机构应当作出表率。各地区应结合本地实际,采用先进能效和绿色能源消费标准,大力宣传节能及绿色消费理念,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高水平绿色能源消费示范建设,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能。4月25日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大力发展绿色家装,鼓励消费者更换或新购绿色节能家电、环保家具等家居产品;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快递进村”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等工程。以汽车、家电为重点,引导企业面向农村开展促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推进充电桩(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民生应用相关政策1月12日 | 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要打造智慧共享的新型数字生活。加快既有住宅和社区设施数字化改造,打造智能楼宇、智能停车场、智能充电桩、智能垃圾箱等公共设施;引导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促进家居产品与家居环境智能互动;加强超高清电视普及应用,发展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云游戏等新业态;创新发展“云生活”服务,深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8K高清视频等技术的融合,拓展社交、购物、娱乐、展览等领域的应用,促进生活消费品质升级。1月18日 | 发改委《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提出要提升平台消费创造能力。鼓励平台企业拓展“互联网+”消费场景,促进智能家居、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终端等智能产品普及应用,发展智能导购、智能补货、虚拟化体验等新兴零售方式,推动远程医疗、网上办公、知识分享等应用。1月25日 | 网信办等十部门《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计划》指出,到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明显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为此,《计划》部署了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智慧农业创新发展、智慧绿色乡村打造在内的八个方面重点行动。2月21日 | 国务院《“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规划》指出,要促进老年用品科技化、智能化升级。强化老年用品的科技支撑,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用品领域的深度应用;发展健康促进类康复辅助器具,加快人工智能、脑科学、虚拟现实、可穿戴等新技术在健康促进类康复辅助器具中的集成应用;推广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应用,针对老年人康复训练、行为辅助、健康理疗和安全监护等需求,加大智能假肢、机器人等产品应用力度。5月20日 | 国务院《“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规划》指出,要促进高端医疗装备和健康用品制造生产。优化创新医疗装备注册评审流程,开展原创性技术攻关,推出一批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高质量医疗装备;完善养老托育等相关用品标准体系,支持前沿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推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展,实施康复辅助器具、智慧老龄化技术推广应用工程。要促进全民健康信息联通应用。推广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医疗服务、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等。5月31日 | 民政部等九部门《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
《意见》指出,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初步打造成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社区。其中,促进智慧小区建设,拓展智能门禁、车辆管理、视频监控等物联网和云服务;推动社区购物消费、居家生活、公共文化生活、休闲娱乐、交通出行等各类生活场景数字化,支持村(社区)史馆、智慧家庭、智能体育场地等建设;加强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完善社区政务、便利店、智能快递柜等自助便民服务网络布局,扩大智能感知设施和技术在安全管理、群防群治、机动车(自行车)管理、生活垃圾处理等领域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