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企业数字化的重要利器,近几年RPA在国内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自2021年4月份,美国AI机器处理自动化技术研发商、企业级RPA软件巨头UiPath成功登陆纽交所之后,国内更是掀起了一场关于RPA的融资热潮。实际上,作为国内企业服务赛道的一个重要领域,RPA赛道并不是个新领域。而其能够在国内重新兴起,也自有其演进的规律。RPA赛道的前世今生自从人类社会信息化起步后,公司企业就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处理业务,但多个系统之间存在的孤岛现象,使得人力劳动力在工作中不得不在多个系统之间重复输入。而RPA的出现,则让人力劳动力逐渐得以从繁杂的、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可以分出更多精力来处理有价值的工作。传统RPA技术最早可追溯至1994年微软发布的Excel 5.0中Macroinstruction(宏指令)功能,随着数据库和编程技术的成熟,逐渐形成了现代RPA三件套的低代码软件开发工具包,即流程设计器、控制中心、机器人。由于其拥有模拟人类在计算机等数字化设备中的操作能力,这使其在替代简单、重复、低效的工作流程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应用优势。随着产业数字化的持续推进,RPA在数字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一方面,过去几年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进行的产业数字化转型,促使利用数字化手段降本增效成为了绝大部分企业的共识和核心诉求。据德勤发布的RPA研究报告显示,如果计算一家收入在200亿美元且拥有5万名员工的财富1000强公司,其中20%的工作流程可以用RPA自动化操作完成,那么每年就可以带来超过3000万美元的利润。可以预见,随着产业数字化的不断深化,RPA以更高效的方式取代低效率的劳动付出,已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劳动力红利”减退,国内企业“降本增效”的诉求日益迫切,推动自动化技术应用以部分取代“重复人工”提升效益控制成本,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据相关行业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部署的RPA应用数量已经高达上百个,其已经可以将人工错误率降至0.1%,操作效率则相当于人工的5~15倍。这种显著的替代优势,让RPA成为数字化时代无可争辩的“最佳数字雇员”。另一方面,在企业端强劲的数字化需求和海外资本市场高估值验证之下,RPA赛道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和加持。据统计,2021年全年国内有15家厂商共获得19起融资,总额破了34亿,总体估值也逼近230亿,预计2024年该市场将达到81.8亿元。到2025年,全球RPA市场规模将达到225亿美元。另外,RPA易部署和高ROI的软件特性,也成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时的重要考量。总之,在巨大的行业红利和外部利好之下,RPA赛道先后涌入了大量的玩家。而从整个行业的现有格局来看,RPA行业局势已经十分分明。创新型玩家势头很猛正如前文所述,RPA是个有着一定历史的赛道,而在其发展的早期,最传统的RPA主要实现结构化数据的自动化,只能完成单个要素的自动化,远远没有做到“端对端”和全流程的自动化。随着AI的快速发展,“AI+RPA”形成的技术合力将RPA推进到了智能RPA的新阶段。在此阶段,RPA技术接入语音识别、图片识别、自然语言理解、ICR等AI能力,逐渐可以处理业务更为复杂、流程更为冗长的业务,并实现了从数据识别、录入、统计到分析的全流程自动化能力,而这正是众多创新性RPA厂商崛起的重要背景。目前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以达观数据、云扩科技等为代表的专业RPA厂商已经逐渐形成了品牌梯队,其无论是在融资、用户、技术、产品等方面均拥有着巨大的优势。融资方面来看,创新型RPA厂商无论是估值水平还是融资金额都表现亮眼。以国外知名创新型RPA代表厂商UiPath为例,其早在2020年之前就先后获得了多轮融资,在当年7月的最新融资完成之后估值更是达到了102亿美元,随后不久即登录纳斯达克,并在上市前几个交易日便创造了359亿美元的市值新高。回看国内市场,公开数据显示的2020年全年融资规模就有22起,融资金额也达到了16亿元,一些头部知名的创新型RPA厂商如来也科技、影刀RPA等厂商均先后获得了上亿美元的融资,估值更是一路水涨船高。产品方面,创新型RPA厂商的优势更为明显。目前RPA领域的创新型厂商提供的主流产品主要有两类:一是桌面型RPA,另一种是服务器RPA。其中,包括云扩科技、九科信息、来也科技、弘玑Cyclone等相关的企业,都能提供这两方面的RPA产品。此外,其应用领域覆盖财务、人力资源、销售、运维等不同领域,技术涵盖了网页自动化、PDF自动化、邮件自动化等领域,覆盖人群和市场定位相对清晰,在RPA市场拥有较高渗透率。另外,创新型RPA的逐步轻量化、工具化、寻求被集成等特性,使其更容易被第三方系统适配,也更容易融入大型IT基础设施,其产品调整难度小,实施周期短,更容易让用户享受到行业发展的红利。不过,创新型RPA厂商之间存在诸多共同之处,但它们在具体的市场定位方面仍存在差别。目前根据RPA厂商自我定位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做工具;另一类则是做平台。前者的代表是UiPath,它会为用户提供产品学习资料,并亲自帮助用户来打造流程和部署实施;后者的代表是Blueprism,它倾向于为大型客户提供统一的机器人操作平台,帮助团队实施,形成行业级应用平台。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厂商,创新型RPA厂商的总体发展势头都比较迅猛。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