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通各上市公司2020年财报相继披露完毕。
截至2020年末,南通上市公司共有35家,除了当时正处于退市风险的亚振家居以外,2020年全年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共计2267.35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平均增长15.01%;扣非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共计131.45亿元,平均同比增长46.84%。
总体来看,截至2020年底,在江苏481家A股上市公司的大盘中,南通上市公司数量占7.28%,与南通迅猛的发展势头并不匹配,仍需奋起直追!尽管如此,这35家通企实力雄劲,市值总规模达到3742亿元,使得南通在江苏各地级市中位居第五位。
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
虽然2020年全年,南通上市公司总数与2019年年末相等,但是细究一下,我们发现,南通痛失两员大将——国轩高科、深南股份奔走异乡:国轩高科的注册地由南通变为合肥,深南股份则由南通变为深圳。
同样,在这一年我们也迎来了两位“新兵”——京源环保和国盛智科,它们成为南通前两位成功登陆科创板的企业,为经历了新冠疫情后的南通提振了信心。
纵观2020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4家,50—100亿元企业4家,不足10亿元企业7家。排名前三甲仍然是中南建设、中天科技、中国天楹,三家总营业收入占据总上市通企的63.75%。同时,从2019年通商荟开始统计半年度财报至今,这三家企业营业收入排名一直稳如泰山,真是“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
2020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通企,位居上述三位后的是通富微电、美年健康、梦百合、林洋能源、江山股份。它们中虽然营业收入位次有所变化,但是前10位基本还是跑不掉。
作为营业收入位居榜首的中南集团,近年来,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升级、全国范围内抑制楼市“虚火”的背景下,加大转型力度。据了解,对于国家对房地产企业下发的“三道红线”,中南集团已经逐渐达标。“红线”一: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要小于70%。目前中南是79.76 %,继续沉淀资产,预计2021年年底即可达标;“红线”二:净负债率小于100%。目前中南是 97.27 %,已经达标。“红线”三:现金短债比大于1.0倍。目前中南是1.04 ,已经达标。一定程度上说,“三道红线”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业的恶性竞争,对优质的行业龙头形成利好,中南集团这艘巨轮及时调整航向,其中的力度、决心可见一斑!
黑马出世谁主春秋?
与2019年相比,25家通企营业收入呈增长态势。中国天楹在2019年完成收购江苏德展100%股权,以此打开国际市场后,全年营业收入实现906.4%的惊人增长。经过2020整整一年的沉淀和发展,中国天楹的经营指标趋向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在2020全年中,林洋能源、九鼎新材、紫天科技、润邦股份的经营数据同比增长率表现抢眼。2020年黑天鹅事件频发,为何这些通企可以逆势而上,取得佳绩?
我们以营业收入增长率第一的林洋能源以及扣非净利润增长率第一的九鼎新材为例:
林洋能源:
2020年,林洋能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达到72.63%。这一年,林洋能源主要在智能电表业务上持续发力,在光伏电站运营效益凸显,光伏EPC收入高增,并且与亿纬锂能成立合资公司,加快储能业务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储能市场前景广阔,国内多个省市已发布储能配置政策,今年有望成为国内储能元年,而这或将成为公司业务的新增长点。
九鼎新材:
扣非净利润增长率达430.09%,九鼎新材实现奋力一跃,该增长率位居2020年通企年报榜首。这一成绩要归因于2020年公司加大市场开发,把握住风电新能源快速发展机遇,陆续取得江阴远景投资有限公司等风电主机厂家的风电叶片订单。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风电新能源产业前景广阔。
梳理2020年通企财报,通商荟发现涉足这几大行业值得看好:
一是推动实现碳中和的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郑重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两会期间,“碳中和、碳达峰”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市场的敏感度超乎想象,正如苏轼所言:“春江水暖鸭先知”,从去年的财报中就已经可以看到由于提前布局而受益匪浅的“先知先觉”们。
二是芯片以及相关上下游产业。
现代工业闹起了“粮荒”,中国芯片“卡脖子”之痛如鲠在喉。在强劲需求下,中国的芯片产业能否在补短板中迎来超车的机会?据中国半导体行业测算,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为8848亿元,增长约20%,3倍于全球产业增速。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向深入,新兴应用需求拉动逐步取代传统应用需求拉动,像通富微电这样专注集成电路产业的企业已经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驱动力。
三是医药行业。
近年来,许多中成药生产企业面临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和利润下滑,并陷入困境的情况,但是在这场疫情大考中,中医药对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促进恢复期康复发挥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与行业洗牌叠加的影响,精华制药扣非净利润由亏转盈,同比增长124.07%,可谓逆势翻盘。而纵观中国医药行业,整体形势乐观向好。
正值壮年 未来可期
在35家上市通企中,改革开放前成立的有2家,1978—2000年间成立的有21家,2000年后成立的有12家,上市通企平均“寿命”在30年左右。
30岁对于人来说正值壮年,对于企业来说也进入了稳步发展期。如何抢抓新机遇,为企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蓬勃动力?
我们看到,它们有的选择数十年如一日深耕行业,延伸上下游,成为行业的精英,如中天科技、通富微电;有的选择拓展板块业务,实现多元化发展,如中南集团、醋化股份;有的调整航向、转型发展,如紫天科技、润邦股份……
无论选择何种迭代方式,优秀的企业总是有个共性:发掘内生力量。
这种力量可以是能力提升、业务拓展,也可以是管理升级、人才聚集等方式,这些都将给企业未来提供可增长的空间。
庚子已逝、辛丑呈祥。未来正夹杂着不可思议的挑战迎面而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南通这些头部企业在风云变幻的2020年砥砺前行,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正朝着既定目标,以蓬勃的姿态行稳致远。【获取详细名单请关注通商荟,回复名单】
文:张妙林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靠先进制造业拔头筹,南通还有多远?
戳戳戳!!!查看更多精彩内容!!